新闻资讯

《福建省家庭农场培育计划》政策解读

一、什么是家庭农场?
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,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,从事农业规模化、标准化、集约化生产经营,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。
二、《福建省家庭农场培育计划》起草背景是什么?
2019年9月,经国务院同意,中央农办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自然资源部、商务部、人民银行、市场监管总局、银保监会、全国供销合作总社、国家林草局等11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《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》(中农发〔2019〕16号),对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作出总体部署。为贯彻落实中农发〔2019〕16号文件精神,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,结合我省实际,省委农办、省农业农村厅牵头起草了《福建省家庭农场培育计划》,征求相关厅局意见后,经省委、省政府同意,联合发改委、财政厅、自然资源厅、商务厅、市场监管局、林业局、海洋渔业局、人行福州中心支行、福建银保监局、省供销社等部门印发。
三、《福建省家庭农场培育计划》有哪些福建特色?
《福建省家庭农场培育计划》立足福建省情,提出要围绕粮食产业和茶叶、水果、蔬菜、水产、林竹、花卉苗木、畜禽、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,结合一村一品建设,科学确定不同产业、不同类型家庭农场最佳经营规模,培育一大批产业特色鲜明、经营规模适度、经济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,探索特色产业支撑家庭农场发展模式。
四、《福建省家庭农场培育计划》的发展目标是什么?
按照“发展一批、规范一批、提升一批、推介一批”的思路,加快培育规模适度、生产集约、管理先进、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。针对我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,明确我省到2022年,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、管理制度更加健全,指导服务更加有力,促进家庭农场数量较快增长,经营管理规范,经营产业多元,发展模式多样,使家庭农场成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主力军,带动小农户发展能力巩固提升,为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基础。
五、《福建省家庭农场培育计划》的重点任务有哪些?
共有六项。一是加快特色家庭农场发展。科学确定不同产业、不同类型家庭农场最佳经营规模,探索特色产业带动家庭农场发展模式,到2022年全省家庭农场总数超过35000家。二是着力提升家庭农场主素质。编制全省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规划,采取“省市县分级培训、分级负责”的办法,对家庭农场主进行培训,到2022年,全省家庭农场经营者实现全覆盖轮训。三是大力培育示范家庭农场。以技术先进、生产绿色、产品安全、管理规范、规模适度为发展要求,创建省、市、县三级示范家庭农场。四是组织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。支持优势产业突出、政策体系健全、家庭农场发展成效显著的县(市、区),整县推进家庭农场培育工作,促进形成家庭农场示范片或集聚区。五是增强家庭农场带动能力。鼓励家庭农场与小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,带动小农户发展生产、持续增收。六是规范家庭农场信息管理。推进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建设,建立家庭农场数据信息共享机制。
六、《福建省家庭农场培育计划》提出了哪些政策措施?
共有七条。一是大力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。支持家庭农场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加快改善生产设施条件。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优先申报集中育秧、烘干、保鲜冷藏、冷链物流、农机库棚、温室大棚、畜禽养殖等农业补助项目。对符合规定的优先给予小型先进适用农机具购机补贴。二是不断强化技术服务支撑。建立科技特派员带动家庭农场发展机制。鼓励通过开展农资配送、农产品流通、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服务家庭农场。支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提供耕种防收等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生产性服务。三是支持发展“互联网+”家庭农场。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,鼓励发展互联网云农场等模式。鼓励信息综合服务企业等为家庭农场提供专业化、精准化的信息服务。四是依法保障土地经营权。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,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。支持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及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,有效防范家庭农场租地风险。五是优先保障建设用地。全面落实生产设施用地、附属设施用地、生产性配套辅助设施用地政策。依法优先支持家庭农场建设仓储、烘干、分拣包装、保鲜冷藏、农机库棚等用地需求。六是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。优先安排家庭农场承担涉农财政发展项目,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,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家庭农场发展。七是切实加强金融保险服务。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家庭农场开发专门信贷产品,推动政策性担保机构对家庭农场贷款优先担保、降低费率,鼓励开展家庭农场综合保险试点。
七、《福建省家庭农场培育计划》在组织保障上提出了哪些要求?
一是强化领导推动。要求市、县(区)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,在政策制定、工作部署、财力投入等各个方面加大力度,制定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并部署实施。二是健全工作机制。省级建立促进家庭农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,各市、县(区)也要建立相应的综合协调工作机制,加强部门配合,形成工作合力。三是注重宣传引导。多方位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宣传,及时宣传家庭农场发展中涌现的好典型、好经验。